【三地一城】康巴什区:多维发力绘就民族团结新图景
2024年,康巴什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政治担当为引领、以思想铸魂为基石、以文化聚力为纽带、以发展赋能为支撑,让各族群众在幸福生活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擎旗定向,政治引擎驱动责任落实。掌舵领航,“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党建、政治考察等10大领域,构筑制度保障“硬支撑”。区委常委会专题调度5次,清单化督办重点任务,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机制赋能,蓝图落地掷地有声。出台《康巴什区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实施方案》和《推动民族工作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的行动方案》,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项任务,将69项具体措施分解落实,形成长效机制。思想淬炼,干部队伍强筋壮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理论学习和干部培训,举办专题学习3次、培训班5期,65名书记讲党课,覆盖1500余名党员干部,执行力显著增强。
润心无声,思想火炬点亮团结氛围。载体焕新,春风化雨浸润民心。推行“细雨润物”工作法,打造“同心小喇叭”“讲习小分队”宣传矩阵,创作《石榴花开新征程》等文艺作品,开展宣讲130场次,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宣教体系和示范建设体系。阵地织网,文化沃土滋养精神。构建“街道教育所+社区教育站+网格服务点”实践平台,建成主题公园、民族团结小区等阵地,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超1.2万,共有精神家园更加丰润。活动多彩,感恩奋进深入人心。举办“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开展“10+N”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4次,全年主题宣传55场次,群众政策知晓率不断提升。
弦歌共鸣,文化纽带凝聚向心伟力。自治互助,和谐之花竞相绽放。借鉴“枫桥经验”,打造“红石榴”“兴旺人的兴旺日子”“同心聚力”“悦和石榴红21℃暖人心”等特色品牌,各族群众“同心结”愈加牢靠,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就业帮扶,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引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石榴籽+志愿服务”“石榴籽+产业富民惠民”“石榴籽+共建精神家园”“以工代赈”等帮扶活动,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服务升级,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推动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服务下沉,打造一批多功能融合的邻里中心,完善社区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儿童娱乐等社交空间,形成了层次多样的邻里社交圈,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
实干筑基,发展动能夯实团结根基。组织聚力,群策群力共谋新篇。以自治组织形式成立“三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24个,形成“领导小组+促进会”运行模式,开展调研座谈7次,凝聚社会合力,推动“两件大事”落地见效。创建提质,民族团结硕果累累。不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金字招牌,选树“石榴籽”典型27个,实施“石榴籽+”项目,营造“石榴籽”文化,打造“石榴籽”平台,培育“石榴籽”团体,创建“石榴籽校园”品牌,示范效应持续放大。培根铸魂,育人实效显著提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开展“五个一”活动20余场次,指导各中小学校利用党建活动阵地、文化长廊等建成教育阵地44个,组织开展实践活动14场次,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青少年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