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女企业家“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德润人心 草原上的“她”力量 不一样的“妈妈”们 她的力量
作者:阿日古娜
来源:鄂托克前旗委统战部
添加时间:2022-07-14
上世纪60年代,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界的真情付出诠释了无疆大爱,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草原母亲”。
如今,在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一些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干部、非公经济人受“人民楷模”都贵玛的影响,组建了“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团队,用爱心和真情谱写着感人的故事。
“只要有挣钱的能力,我就一直资助,学到哪儿我供到哪儿。如果孩子愿意,我愿意把蒙古刺绣这个手艺教给孩子,学会这门技术也能有饭吃。”这是现年68岁的蒙古族老人姚凤琴经常说的一句话,她所说的孩子是鄂托克前旗第一旗中学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女孩,患有先天性马蹄足,母亲从小患有精神疾病,几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父亲因病去世,还有一位年近七旬的奶奶与她们相依为命。了解到女孩的情况后,姚凤琴立即决定当她的“额吉”,每年拿出5000元资助她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姚凤琴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鄂托克前旗郎腾稍民族手工艺刺绣厂负责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刺绣(鄂尔多斯刺绣)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加入“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协会之后,不仅出钱资助,还免费教孩子们蒙古刺绣,让她们多学一门手艺的同时,也将蒙古刺绣传承下去。
“额吉”在蒙古语里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团队里“额吉”不仅是“妈妈”,也是“女儿”。
天韵美容美体中心负责人、草原额吉协会会长、女企业协会理事陈亚丽,多年来先后为40余名孤寡老人,200余名贫困妇女和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同时她也是一名社区义工,时常奔波在各个学校、社区,她接过了这支爱心接力棒且也在传递着它。(这里我想放陈亚丽帮助老人的例子)。
在鄂托克前旗像姚凤琴、陈亚丽一样的女企业家还有很多。她们不仅资助学生,帮助老人,只要需要她们,她们就会出现。
女企业家领头人、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叶俊梅每当得知有学生因家贫而失学的时候她便倾力相助,彰显地方企业家的社会担当,为身边人树立榜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韦林花通过旗红十字会捐赠了720元的乌鸡蛋,并通过旗妇联捐款200元,为疫情防控“加油”。涓涓细流汇聚成战“疫”大爱,女企业家协会“爱心妈妈”们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捐献抗疫资金11.04万元。
“草原额吉”们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用大爱唱响了草原儿女蒙汉团结一家亲,也成为了鄂托克前旗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新品牌、新亮点。截至目前,“草原额吉”志愿服务协会会员中少数民族比例达58.3%。2020年以来,累计救助少数民族“爱心宝宝”68名。
2020年,鄂托克前旗“草原额吉”手拉手关爱帮扶留守、流动、贫困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被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草原额吉”们用实际行动,吸引了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目前,来自社会各界的300余名爱心人士及30多个企业团体主动加入到“草原额吉”爱心团队,成功结对110个“爱心家庭”,号召发动爱心企业、单位和人士为636名贫困老人及困境儿童,捐资捐物58.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