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摄像头,全程监控,通过定位器就能找到羊,数据十分钟更新一次,自动饲喂机解决了牧民跑去草场喂养的麻烦,“智慧牧场”让放牧变得简单高效。据悉,智能化牧区项目由内蒙古蒙元北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草原无线宽带基站系统,解决了牧区面积大、人员居住分散、光缆接入耗资大的难题;二是草原远程智能监控,采用360°太阳能监控,农牧民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查看牲畜情况;三是智能项圈追溯系统,解决了牲畜的溯源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牲畜进行定位、掌握运动轨迹,进行电子围栏、自动报警、导航找羊等;四是自动化系统,包括远程智能牧井、远程智能饲喂机等,从而将农牧民从传统的养殖方式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农牧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依托于远程草场实时监控系统,牧民们克服了由于草场面积广、居住分散所带来的实际困难,劳动成本和强度大大下降,畜牧生产经营的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乐盖嘎查,万余只绿色有机原生态羊羔悠然生长,等待着消费者们前来认领。从最初的传统销售到如今的物联网线上交易,鄂托克旗立足地域优势和智能化手段,积极拓宽畜牧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生物资产的资本化运作。
在“数字牧场-智慧草原”平台上,消费者向牧民支付
领养费和养殖费后,自由选定羊羔,利用智能项圈和电子平台“亲眼“见证羊的成长过程,便可以清楚掌控、追溯绿色有机的原生态产品。到出栏时,牧民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畜产品加工基地,将羊宰杀后加工成消费者的理想成品邮寄至消费者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牧民实际上是扮演了“帮养”的角色,虽然羊羔依然在牧户手中,但其作为一种资产,已经在都市牧羊人手中流通了。
目前,呼和陶勒盖嘎查共有30户牧民参与智能化牧区项目,每户装有智能化草场远程监控系统1套,B智能项圈追溯系统1个,A智能项圈追溯系统150个,棚圈监控系统1个,用于远程操作的手机1部,完全实现了远程养殖。“智慧牧场”是大势所趋,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身于“智慧牧场”的研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