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有你同行,爱满人间
作者:郭彦飞、玛希毕力格
来源:乌审旗委统战部
添加时间:2019-05-28
5月的昌煌,绿意盎然,一派生机,成片的土地已播种好丰收的种子;5月27日上午,与下乡干部又一次走访了贫困户高忠亮家,一下了柏油路就看到了高忠亮两口子在蔬菜大棚地忙碌着,在看到了我们走访入户来了,高兴的拍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与我们一一握手并迎进家门;“快坐、…坐,来…喝点水…,党的政策好、现在的日子都是过去做梦都梦不到的…”,刚等我们坐下,该户老乡就急切的说了以上的话语;
“老乡,全都种完了吧?”
“玉米和大棚都种完了,只有计划种的西瓜还没有落仔儿了”
“这段时间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挺好的。”
自从识别为贫困户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自身努力结合下,高忠亮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了巩固户,两口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笑容是情不由衷发自肺腑的这种感觉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去年玉米收入10万多元、出栏羔羊收入6730元、蔬菜大棚收入2000多元、政府各类补贴11200元,出去开支,净收入7万多!这本账是从他自己的“家庭收支记录”中念给我们的,看到老乡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那种向往和憧憬,我们内心也很激动,“虽然现在还有一部分农业贷款,但是我们自己有信心早日还清,不能一直靠政府,政府给我们帮助的实在太多了,我们自己更应该好好下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苦户建立信心,使他们摆脱对扶贫政策的过度依赖,在这户老乡的身上我们感觉到了对摆脱贫困的自信和志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思想贫困,我认为这种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这位老乡是一位朴实的践行者,老乡、为你的这种思想意识点赞!同时希望更多的父老乡亲,在政策的宣传指引和鼓励下,能够转变思维方式,由“输血”转化为“主动造血”,早日摆脱贫困,面对困难,不要害怕,因为奔向小康的路上不会落下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