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获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表彰。
近年来,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探索适应新常态下民族工作新模式,努力为建设品质东胜做出贡献。
一、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参与制定出台了《东胜区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东胜区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政府成立了城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民族工作常委负责制和民族宗教联席会议制度,将民族工作与经济建设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对民族工作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切实保障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高效有序落实。
二、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学校、进寺庙、进家庭)为抓手,全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后到申报成功的鄂托克旗、准格尔旗学习了创建活动经验,力争2017年创建成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每年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每两年命名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每三年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方式,大力营造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断拓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报纸、电视,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以党的关怀,团结和凝聚少数民族群众,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今年来,共有30多篇稿件被中央、自治区、市、区级各类媒体采纳,意识形态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着力提高城市民族工作水平
(一)打造12个民族特色社区,体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服饰、手工艺、餐饮等特色内容,其中安达、亿利金威等4个社区已具备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功能。在试点社区设立了“民族之家”,专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大力实施社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项目,新增民族语言文字报刊、图书杂志等6000册。
(二)健全完善了少数民族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全员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目前,信息平台终端区域覆盖率100%,信息采集率100%。安排20万元,为各街道、镇购置45台电脑,进一步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数字化服务管理能力。
(三)2017年以来,重点翻译各类会标及标示标牌20000余个,已累计翻译各类文字资料20万余字。
(四)高水平承办城市民族工作现场会。2016年成功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民族工作现场会,共有来自各盟市、县、区的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座谈、现场观摩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东胜区城市民族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四、做好少数民族社会各项事业
(一)教育方面,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放蒙古族大、中、小学生就学补助金,其中安排30多万元(按照蒙古语授课幼儿每月30元,小学生每月100元/人,中学生每月120元/人,蒙语授课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助学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提高5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安排450多万元(按照专、本科的蒙古族学生每年各发放3000元、5000元、7000元的标准发放大学生助学金)。
(二)技能培训方面,成功举办东胜区首届皮雕传统培训班、民族传统刺绣比赛,对70名少数民族适龄人员免费进行技能培训。
(三)扶贫帮困方面,元旦、春节期间,安排10万元,对各镇、办事处134户少数民族贫困户、重特大病患者及宗教界人士进行了走访慰问。
(四)其他方面,组织举办了“东胜区第三届蒙古族祭火仪式”,共有600多人参加;积极参与了成吉思汗春节及查干苏鲁克大典公祭仪式。为弘扬民族文化和蒙古族饮食文化精髓,繁荣蒙古族餐饮市场,保障蒙餐食品安全,成立了东胜区蒙古族餐饮行业协会,和市民委、市商务局联合举办“鄂尔多斯·天骄美食”蒙餐类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