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供奉于杭锦旗的阿拉格苏力德(花纛)是成吉思汗缔造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之一,与四斿哈日苏力德(黑纛),九斿查干苏力德(白纛)同为成吉思汗时期的圣物,与成吉思汗八白宫一样进行守护、祭祀。经过诸多蒙古可汗之后,阿拉格苏力德最后相传至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1633年林丹汗西迁途中为躲避清朝追兵和保护旗徽,将阿拉格苏力德留在了杭锦旗察哈尔乌苏井中。后阿拉格苏勒德一直在杭锦旗祭祀供奉,323年从未间断,1956年将阿拉格苏勒德请至成陵。
11月27日,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中国苏力德保护基地第五次年会杭锦旗研讨会在杭锦旗党政大楼六楼会议室胜利召开。

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博导、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研究员、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哈达奇·刚,成吉思汗研究院名誉院长、鄂尔多斯民俗文化专家旺楚克斯仁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苏力德传承人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旗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宣传部部长闫宗瑞,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孟克图娅,旗人大副主任张美英,旗政府副旗长谢永锋、旗政协副调研员杨仲新出席会议。谢永锋致贺词。
会上,齐木德道尔吉、曹保明、哈达奇•刚、旺楚克斯仁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与会人员不约而同的发出阵阵掌声,氛围浓烈而热情。齐木德道尔吉详细阐述了“杭锦”的来历,并在对“纛”的介绍中指出了杭锦旗是阿拉格苏力德(花纛)的故乡;曹保明在演讲中讲到苏力德文化已具备了久远的历史、清晰的传承、活态的存在、鲜明的特色四个人类文化遗产的特征,它已不是单单的杭锦文化或蒙古族文化,而是世界的,计划将杭锦阿拉格苏力德恢复祭祀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并以此作为苏力德文化申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同时建议应结合相关活动开展向全世界彰显苏力德文化的独特魅力;哈达奇•刚对近年来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中国苏力德保护基地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了详细的汇报,对下一步重要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旺楚克斯仁作了总结性发言,将全体与会人员思想进一步汇聚到了此次会议的中心目的上,为下午的研讨会作了铺垫,他着重强调了杭锦阿拉格苏力德的重要历史地位,并从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及品牌意义三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杭锦旗恢复阿拉格苏力德祭祀的紧迫性和意义。
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博导、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
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

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研究员、中国苏力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哈达奇·•刚
成吉思汗研究院名誉院长、鄂尔多斯民俗文化专家旺楚克斯仁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杭锦阿拉格苏力德祭祀坛选址地点。下午,专家、学者们积极踊跃的召开了研讨会,三十余位专家及传承基地传承人紧紧围绕传承保护苏力德文化、杭锦阿拉格苏力德历史、地位及今后研究方向、恢复阿拉格苏力德祭祀坛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讨与交流。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成了共识。
研讨结束后,杭锦旗旗委常委、统战部长孟克图娅与下一届苏力德信仰文化研讨会举办地达拉特旗代表进行了会标交接。(文/杭锦旗委统战部 李彩霞)
